赋予医学温度,不仅能让患者获得人文关怀,也能让医护实现职业价值。医学的温度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温度,医患之间,相互珍惜、相互给予、相互尊重,才是温暖与和谐的,为更好地营造有温度的医学氛围、打造和谐的医患环境,我院医学人文作品“病房故事”征集活动,寻找在医院每个角落中发生的温暖故事。
【本期作者】陈哲,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乳腺肿瘤科A区
用心呵护,爱在前行
医院本是让患者充满恐惧与焦虑的地方,却有着一群身穿白衣,负有救死扶伤使命,用爱呵护患者健康的白衣天使—护士们的守护,让他们感受到了生病以来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安全感。其实只要我们用爱品味,用心感悟,就会发觉到感动无处不在。我们科室护士与患者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熊女士是我们科的一位乳腺癌术后患者,33岁,由于疫情和家庭双重原因,术后一直没有陪护,自己还独自带着刚满三岁的女儿,印象特别的深刻。由于乳腺癌术后术侧肢体需要佩戴三角巾限制活动,她日常生活都是在用一只手处理。我们从她眼中看的出坚强、孤独和无助。为了缓解她的无助心情,责任护士小索给予她细致耐心的个体化心理疏导和生活帮助。科里的护士姐妹们在不忙的时候轮流充当起了临时“妈妈”,教小宝贝画画,为小宝贝洗头发。“谢谢阿姨,我喜欢你。”小宝贝一句无心的话语,让患者熊女士倍感开心与温暖,也缓解了她一个人生病还要带孩子的焦虑情绪。
一点点的关心,一点点的陪伴,可以消除患者的无助与悲观,带给她们温暖与阳光。
胡女士,38岁,是我们科一位双副乳切除术后患者,她在未生病前家里大大小小的活都是靠她自己,丈夫对于生活上的事从来不管不顾。而这次生病做手术后只有丈夫陪同,对她的生活护理很不到位。
一次清晨查房,胡女士很早就起床了,却看到她头发凌乱,面带愁容,嘴里不停的抱怨,这样的情绪很不利于患者伤口的恢复。一问原来是自己不方便梳头发,而家属也帮不了忙,心情上有点低落和压抑。责任护士小杨立即为胡女士梳洗,扎了个利索的马尾辫。看到被护士梳妆后的自己,张女士立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说:“谢谢你,杨护士。”虽是一句很普通的感谢语,却流露出患者最真诚的心。
患者在得病以后,心灵更加的脆弱,情绪更加的容易波动,但护士的一句暖心的询问,一次无微不至的照顾,都会给她们带来心灵的安慰。
马女士,41岁,是一位乳腺癌晚期的一位患者。自住院以来,她就经常独自躺在病床上,脸色暗淡无光,眼神空洞绝望。疾病的折磨,让她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家属的无奈,让她心里更加焦虑和恐慌。
因负面情绪的包围,马女士一天天得变憔悴,我们的心里很是担心。经过询问得知马女士的生日后,为了缓解其焦虑、恐慌的情绪,我们马上有了安排,决定给她过一次难忘的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以后的每一天都快快乐乐,笑口常开,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谢谢你们。”她笑了,笑的那么开心。此时此刻,我想她沉重的心情已经有所缓解,往日焦虑的面容此刻已被笑容所替代。这次的惊喜虽没有过多语言的修饰,没有过多节目的渲染,但我们却送去了最真诚的祝福。
接下来的日子里,缓解了精神压力的马女士笑容和话语都变得多了起来,主动走出了病房,开始更加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脸上的愁容也慢慢变得少了起来。
一次小小的举动,一句温馨的祝福,带给患者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对负情绪的一种释放。
每一次的感动,都是真情的流露。每一次的感动,都是爱的归属。用心呵护,爱在前行。
医学人文作品“病房故事”征集活动于本期圆满结束,本次征文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共发布13篇来自医护、患者的优秀病房故事投稿。透过不同的视角,我们再一次更加真切感受到来自医学的温度、人文的温情。在此,再一次感谢所有前来投稿的医护及患者,以心为灯,助力医学升温。
图/文:陈哲
稿件来源:团委、学生工作部
编辑:刘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