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医务社工)秉承着“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医护患减压赋能,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新年伊始,医务社工继续秉持初心,持续开展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致力于将医学人文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更加人性化的关怀与服务,推动医疗环境的和谐与进步,为患者及医护人员营造更加温馨、尊重与理解的医疗氛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趣享非遗,传承文化
1.EAP职工关爱计划—“‘戳’出温暖,‘毡’现快乐”羊毛毡手套DIY手作减压活动
1月3日、1月17日,团委(医务社工)分别面向安宁疗护科室和全院职工开展了第三期、第四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戳’出温暖,‘毡’现快乐”羊毛毡手套DIY手作减压活动。活动旨在帮助医护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减轻职业倦怠感,放松身心,沉浸式感受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在创意制作环节,有的人精心挑选着羊毛的颜色力求让手套DIY风格与自己的气质完美契合,有的人则沉浸在指尖的轻戳与揉捏中感受着羊毛在指间逐渐成型的奇妙过程,每个人都沉浸在愉悦和放松的氛围里。一双双独特的羊毛毡手套,不仅带来了冬日里的温暖,更展现了大家对生活的热爱。
2.EAP职工关爱计划—“巧手做花灯,传承中华情”花灯手作减压DIY活动
灯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元素之一,有喜庆吉祥、美满团圆的美好寓意。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1月22日,团委(医务社工)为日间化疗科室的医护人员开展了“巧手做花灯,传承中华情”花灯手作减压DIY活动。活动伊始,在医务社工的介绍下,大家首先了解了非遗花灯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让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经典的击鼓传花游戏环节,互相传递新年祝福与温暖寄语,随后,大家按照制作步骤,将手中的材料一步步地搭建、固定、组装,在欢声笑语中制作出了一个个精致别致的灯笼,每个灯笼都寄托了对新年美好的期盼,凝聚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温馨相融合,让医护人员暂别忙碌的工作,享受手工创作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新年的美好祝福。
展示分享,深化交流
3.医务社工田珂昀代表内蒙古安宁疗护工作者参加安宁尾牙宴演讲
1月15日于北京举行的安宁疗护尾牙宴上,我院医务社工经过选拔,代表内蒙古安宁疗护工作者受邀参加现场演讲。此次尾牙宴由清华长庚和北京慈愿联手打造,汇聚了全国安宁疗护界的医疗、护理、药学、社工、志愿者及患者家属等多方代表。我院医务社工田珂昀在演讲中,通过个案案例分享传递了说出爱、表达爱的重要性,让爱在生命的尽头缓缓流动,用医务社工的视角传递出对生命尊严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也让生命之花在爱、感动和遗憾的泪水中得到了浇灌。作为医务社工,我们不仅是医疗团队的重要一员,更是患者心灵的守护者。我们致力于为患者及其家属搭建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们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让爱在生命的尽头得以流淌,使生命之花在爱、感动与和平中绽放。
4.内蒙古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见面会
1月13日,团委(医务社工)接收了5名来自内蒙古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他们将在我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实践。在正式开始实习前,医务社工对其进行了专业实习培训。团委书记田超首先向实习生们全面介绍了我院医务社工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工作内容,同时强调了实习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随后,进行了志愿者培训,并通过实地走访医院各个科室,实习生们不仅直观地了解了医院的楼层布局,还深刻感受到了医院的文化氛围,这为他们迅速融入新环境提供了极大帮助。通过此次实习见面会,使实习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实习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实习的目标和方向,为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实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学人文,温暖医途
5.青心悦读·书香伴医系列读书会——《当呼吸化为空气》
为进一步落实《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文件精神,营造浓厚的医院文化氛围,提升职工人文素养,1月14日,团委(医务社工)举办了第16期“青心悦读·书香伴医”系列读书会——《当呼吸化为空气》。活动伊始以特别的安心卡为媒介,引发老师们对生命末期话题的深入讨论。大家相互分享个人经历,促使每一个人开始正视并思考死亡,进而洞察生命的意义。视频介绍和书籍阅读进一步加深了老师们对医学、死亡及生命价值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更应该做传播死亡教育的先行者”一位老师说道。《当呼吸化为空气》不仅是一个医生的个人叙事,也是对医疗实践、生死哲学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探讨。它为叙事医学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洞见,强调了在医疗实践中,除了技术和治疗,对患者全面的人本关怀的重要性。团委(医务社工)将持续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推动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充满书香、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环境,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6.“同心圆”心理主题沙龙第二十五期《心灵花园》
1月16日,医务社工携手护理人文小组共同在放疗科C区开展“同心圆”第二十五期心理主题沙龙《心灵花园》。活动中老师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手中的OH卡牌,共同编织出一个生动又有趣的故事,增强活动互动性。随后,在淡淡的精油香气中,在专业导师的引领下,老师们进行深度冥想,与内在链接,探索内心的“花园”。再用画笔将自己心中的“心灵花园”勾绘出来,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想法。通过艺术疗法,帮助职工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宁静,从而释放、纾解压力与情绪,提升自我认知与心理调适能力。
7.EAP职工关爱计划—“为爱加温,‘手’护幸福”精油护手霜手作减压DIY活动
1月21日,团委(医务社工)在胸部肿瘤内科C区开展了第三期“为爱加温,‘手’护幸福”精油护手霜手作减压DIY活动。在医务社工的引领下,医务人员踏上了一场精油寻香之旅。双手轻轻揉搓掌心里的精油,缓缓靠近鼻尖,深深吸气,让精油的清新芬芳与微甜气息缓缓渗透心田。在身心得到放松后,医护老师们开展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温暖小确幸——DIY精油护手霜。制作的过程简单而充满乐趣,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对双手的呵护与关爱。当一瓶瓶散发着自然芬芳的护手霜呈现在眼前时,成就感与喜悦难以言表。此次活动,不仅能让医护人员在忙碌之余享受创造的乐趣,还能让他们学习到专业的手部护理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因长期接触消毒用品而受损的双手。这一活动不仅传递了温暖与感激之情,还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让医护人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支持。
8.“同心圆”心理主题沙龙第二十六期《生命的意义-职场版》
1月23日,医务社工携手护理人文小组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开展了“同心圆”第二十六期心理主题沙龙《生命的意义-职场版》。我们整日忙碌于工作,却常觉内心空虚,失去努力的方向,活动中通过专业导师的引导,借助小物件觉察内在的需求与情感,梳理生命脉络,探寻工作与生命意义之间的联结。在理解六层次练习中,我们从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到精神层面,一步步看清和理解工作的本质以及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让我们深刻体悟到工作不是机械的劳动,而是实现自我的途径,再次点燃我们工作的热情。通过此次沙龙,帮助医护人员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认识到自身对患者的重要性,看到了职业背后的价值感,这一体验激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位患者,从而在医疗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双重提升。
9.2025年“医二代”职工子女寒假成长营
为进一步落实《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文件精神,丰富医院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幸福感,积极推动我院职工子女对医务工作的了解,提升社会责任感,1月6日至1月10日,团委(医务社工)开展了“2025年‘医二代’职工子女寒假成长营”,10名“医二代”参加了此次活动。课程内容丰富多元,不仅包含了启迪思维的读书会、培养审美情趣的艺术课堂、激发探索欲的科学实验以及动手实践的劳动教育微课堂,还融入了关怀心理健康的情绪小课堂、传授实用技能的急救知识与健康科普课堂、增强体魄的室内素质拓展活动,以及促进亲子理解的“医二代”探班体验,最后,孩子们通过精彩的结营表演向爸爸妈妈展示了自己的收获与成长。“医二代”寒假成长营为职工子女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能力的舞台,使孩子们能在实践中汲取知识,在亲身体验中实现成长。同时,该活动也传递出医院对职工的关怀与温暖。
如您或您的科室有任何需求,欢迎随时联络我们,团委(医务社工部)0471-3285587,我们将为您和科室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医路相伴!
稿件来源:团委(医务社工)
编辑:池源
校对:张琦
初审:田超
复审:胡媛
终审: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