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中国道路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中国道路的自我认知,回应了种种相关争论,而且也增强了道路的确定性认识,并蕴涵了规范性矫正的政治意图
中国向何处去,是近几年国内外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巨大的中国成就与巨大的中国问题如此高度紧密的结合,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就未来道路、改革路径和政策选择等重大问题作出理论阐释和明确承诺。可能正是基于这一点,对于“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关注,不仅没有随着十八大的闭幕而告一段落,反而随着对“习李新政”的期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八大至今短短几个月间,习近平同志在中国道路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中国道路的自我认知,回应了种种相关争论,而且也增强了道路的确定性认识,并蕴涵了规范性矫正的政治意图。
社会主义是中国道路的核心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核心价值是一个国家及其发展道路的根本理念,构成中国道路讨论的关键议题。尽管党的十八大正面阐发了中国道路的核心价值,但在有的人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中国发展方向仍然缺乏确定性。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这是继十八大之后,我们党在关涉中国道路社会属性问题上作出的更为清晰的政治回应,同时,对这一核心价值的强调也蕴涵了规范性矫正的政治意图。
也正是基于对核心价值的这一把握,习近平同志还进一步阐述了新中国两个30年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这就是说,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关于两个30年的争论,事实上隐含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未来道路选择。显然,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进一步明确了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的坚定决心。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在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用了“来之不易”四个字并四次重复使用“走出来的”,感性表达了对中国道路的尊重和敬畏。这与其说是对中国道路探索之艰辛历史的由衷感慨,倒不如说是对中国道路之未来方向的郑重表态,其实是向国内外再次释放出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号。
人民群众是道路选择和评判的主体
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选择和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担当共同汇成中国发展进步的合力。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大结束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一词,成为习近平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成为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坚持群众史观的鲜明标识。
人民群众不仅是道路选择的主体,也是道路评判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最终决定道路选择的问题,也拥有在道路实践过程中的评判权利。在道路选择和评判主体的问题上,习近平明确地将“人民”摆在最高的位置。他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在于这条道路是人民群众自己的选择。2013年3月19日,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出访前夕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路在脚下生成,并在脚下延伸。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形象地提出了“鞋子论”,论述关于道路评判主体的问题。他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适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一形象的比喻在彰显鲜明的习氏政治话语风格的同时,也反映出习近平同志在道路评判问题上对于群众史观的严格遵循。
习近平同志这一论点提出的实践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在道路完善的过程中,必须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尤其需要倾听劳动阶级的呼声;必须随时随刻回应人民期待,尤其需要回应劳动阶级的期待。这也就决定了,在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之间,执政党迫切需要进一步尊重大众话语,并努力寻求两个话语之间的相对平衡。
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道路自信的来源
道路自信并不来源于中国道路的完美无缺,中国道路依然在探索之中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借用了清朝诗人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再次强调了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是三个自信中的首要方面,决定了其他两个方面的自信。换言之,没有道路自信,也就谈不上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基于这一认识,在谈到中国梦实现的问题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一个“必须”。
当下,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正导致一些人的非议,从而使得深入探讨这一自信的内涵成为必要。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自信既不能通过自欺欺人而获得,也不能通过所拥有的执政权力来维持,自信的力量只能来源于对于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以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阶级的支持和拥护为自信的表现形式。
因此,对于自信的理解,不能停留于中国道路的肯定性评价。具体而言,道路自信并不来源于中国道路的完美无缺。中国道路依然在探索之中,依然有许多重大的矛盾和问题等待克服和解决。在这一条件下,道路自信就是直面问题和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勇气和魄力,就是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清醒和理性,就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心。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这一重要论述应是对道路自信最深刻、最准确的论证和解读。
天上是掉不下来社会主义的。这份自信自然地提出了道路完善的迫切要求。面对中国道路探索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将自信化为克服和解决矛盾挑战的动力和能力,按照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坚持人民主体的根本立场,逐步转变和调整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将这份自信逐步化为中国道路的披荆斩棘,化为人民群众幸福美满的美好生活。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吴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系陈贤博士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