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清晨,我院手术室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李子禹亲自操刀,成功实施首例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这不仅标志着我院在外科手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意味着未来患者能享受到更加精准、更加微创的医疗服务。在这场前沿医疗技术与专业护理紧密协作的手术中,手术麻醉科医护团队与胃肠肿瘤外科通力合作、精心备战,以确保手术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医院相关科室、人员的大力支持下,手术麻醉科提前组织护理人员外出参加专项理论与技能培训。培训涵盖机器人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维护要点,以及与之匹配的手术护理配合技巧。此外,也邀请专业讲师来到本院开展一系列实地培训,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医生王胤奎、手术室主任薛侃,护理团队高超、滕希亲临现场进行指导,从前期沟通协调到术前一日的准备工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术前一日,大家对手术器械和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与调试,无论是常规手术器械的备用,还是机器人专用器械的安装与校准,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严格把关,确保所有手术器械在最佳状态下投入使用。同时,对手术室的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麻醉设备、监护仪器以及手术团队成员预留了充足的活动空间,确保各设备之间连接顺畅、线路布局合理,有效避免了线路缠绕或设备碰撞等潜在问题,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安全、有序的环境。
手术过程中,护理团队展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默契无间的配合。在患者体位安置这一关键环节,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紧密协作,将患者妥善安置至最佳手术体位,并同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在手术开台前的用物清点环节,他们以严谨的态度仔细检查每一件物品,确保机器人器械各关节活动灵活、无损坏,常规器械锋利、功能完好,敷料无破损、无污染,特殊用物如吻合器等性能均处于最佳状态。
术中,李子禹通过控制台精准操控着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进行手术操作,面对紧凑而快速的手术节奏,手术室护士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专注度,专注于手术器械的传递与管理,他们迅捷精准地将所需器械精准无误地递送至操作区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精心地将患者安全转运至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交接,确保病房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后续护理需求。同时,器械护士与消毒供应中心联合对手术器械进行了严谨规范的处理,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按要求进行了彻底的清洁与专业的维护,为后续手术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圆满完成,不仅是我院医疗技术的一次重大胜利,更是护理专业实力一次精彩的展示。未来,手术麻醉科将以此次成功经验为起点,不断追求卓越,持续提升专业技能,紧密跟随前沿医疗科技的步伐,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助力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迈向新的高度,为更多患者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大的力量。
稿件来源:手术麻醉科 宋瑛
编辑:池源
校对:张琦
初审:刘英华
复审:胡媛
终审:张媛媛
网址:www.nmgzlyy.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