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医院成功开展国际先进数字化 医疗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

发布时间:2014-10-11  浏览次数:9899次

 9月12日,医院微创介入科利用国际先进的数字化医疗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为一名上颌窦癌患者成功实施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即组织间放疗,也称“体内伽马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为国际医学界领先技术。

 该患者为一名青年女性,患上颌窦癌,现已失去了手术机会,在放疗及化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来到附属人民医院微创介入科就诊。微创介入科主任冯铁虹教授考虑到,患者是一名青年女性,为保护患者五官功能及容貌,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为患者采用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方法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治疗效果良好。

 该方法是将带有放射性的粒子植入肿瘤内,对肿瘤照射,由于粒子有效照射距离短,只有1.7cm,既可很好地杀伤肿瘤,又能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有效办法之一。既往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在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植入,但因骨骼、血管、神经及器官等原因,植入的粒子往往不能完全辐射肿瘤,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致使二次手术植入粒子或肿瘤缩小后根据情况再次补充植入粒子治疗,在手术治疗时需多次CT扫描定位,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和医疗费用。而国际先进的数字化医疗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弥补了上述不足。

 数字化医疗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是利用CT扫描后三维立体重建数据,在计算机软件中模拟进行对病变组织穿刺,通过多角度穿刺避开病变组织附近骨骼、血管、神经及正常器官。并进行放射性粒子的布置以及放射计量的设定,最大程度杀伤肿瘤组织,保护正常组织。3D打印技术根据病变组织体表形状打印出3D适型模具,通过计算机提供的模板上的每一个穿刺通道,将穿刺针送入病变组织。再按照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实时调整放射性粒子位置和数量,通过穿刺针依次将放射性粒子植入病变组织对其放射治疗。在数字化及3D打印模具的引导下,粒子植入更加精准,使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采用以国际先进的数字化医疗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为核心的三维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治疗肿瘤,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医疗完美结合的一个创举,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CT扫描次数,减少了射线对患者的损伤,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该技术简化了手术程序,提高了疗效,使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手术更利于在基层医院普及推广,发展前景广阔,使更多肿瘤患者获益。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蒙ICP备19004082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271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