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清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院长李子禹在我院手术室内,成功为来自甘肃省的患者何先生切除了胃部肿瘤。这标志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4.0正式在我院“上岗工作”。
“没想到,给我做手术的,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李子禹这样的大专家,还有达芬奇这样的手术机器人。我相信专家,相信科学,能把我的病彻底治好。”手术前,采访了患者何先生这样说到。
何先生在青海省玉树市的艰苦地区工作了十几年,退休后回到甘肃老家生活。2025年初,何先生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被确诊为胃部肿瘤,经研究,医院决定在2月14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李子禹亲自操控该院最新采购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何先生完成手术。
在控制台前,李子禹院长双手精准地操作着控制杆,向机器人发送移动、抓取等指令,借助达芬奇机器人灵活的机械臂精准地完成翻转、切割、缝合等动作。相较于传统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实现了更高的精确度,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切口疼痛减轻,对于改善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影响。作为最新一代设备,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实现了3D裸眼技术,而且机械臂上安装了比常规腹腔镜更清晰的腔镜镜头,可以将图像放大10倍以上。此外,“机械臂”虽看上去笨重,“关节”的灵活度远超人手,自由旋转540°,能灵活开展转动、挪动、暴露、钳夹、切割、缝合等动作,进入人手不方便的狭窄解剖区域。
胃肠肿瘤外科主任杨宏,也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常驻我院专家。他说:“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有效延长外科手术医生的职业生命。因为手术机器人没有体力限制,‘关节’更灵活,‘视力’更清晰,可以有效辅助专家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
医院副院长冯立表示:“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意味着我院在微创手术领域已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今后,我们将在外科各个领域推广这一技术,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进行访问和交流,不断提升诊疗水平。未来,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将在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胸外科等专业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稿件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初审:张琦
复审:胡媛
终审:张媛媛
网址:www.nmgzlyy.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