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癌症防治行动,2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召开了2025年度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院内启动会。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副主任王建绣、医院副院长梁俊青、小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郭海军、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综合内科一病区、医学影像科、内镜中心、超声科、病理中心、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检验科及输血科等部门主任和筛查工作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由内蒙古癌症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雷主持。
梁俊青指出,在各单位和全院各部门的紧密协作下,2024年度的筛查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他对参与筛查工作的同仁们表示感谢,期望各部门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本年度城癌筛查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梁俊青在部署年度筛查工作时强调,各兄弟单位和相关部门要以提升居民防癌核心知识知晓率为抓手,利用筛查项目深入开展防癌健康科普教育,提高全民防癌意识。他指出要重点推进智能化的科普平台建设,运用AI技术实现个性化健康知识精准推送,构建“防-筛-诊-治-康”全链条防癌体系,推动形成“主动参与筛查、自觉维护健康”的社会新风尚,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技术保障。
王建绣充分肯定了我院近年来在城市癌症筛查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对2025年度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她指出,癌症防治工作是健康内蒙古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的关键举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单位之一,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优势,通过持续推进城癌项目,探索建立符合呼和浩特市实际情况的癌症防治工作新模式,为健康内蒙古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郭海军指出,近年来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的癌症早筛协作机制成效显著。在工作过程中,医院充分发挥出了省级专科医院的技术优势,为社区筛查工作提供标准化技术指导;小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依托基层医疗机构“覆盖面广、贴近群众”的区位优势,构建起“高危人群评估—精准筛查—规范诊疗”闭环管理体系。通过规范筛查流程、建立高危人群健康档案、实施随访干预等举措,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癌症早筛意识,实现了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及时发现与规范诊疗,为辖区居民筑牢了癌症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会议期间,癌症中心苗宇老师向参会人员汇报了2024年度筛查工作成果,并介绍了2025年度工作目标与实施路径。
在最后的会议交流环节,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围绕癌症筛查工作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将持续优化城癌筛查工作流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内蒙古地区的癌症防控事业书写新的篇章。
稿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办公室 刘琦
编辑:池源
初审:杨雷
复审:胡媛
终审:张媛媛
网址:www.nmgzlyy.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