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专家出席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有关情况,敬请关注本期发布会热点问答!
今天起“乙类乙管”正式实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今天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强化疫苗接种,加强药物和医疗资源储备,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强化疫情监测,加强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防护,制定相关预案,强化培训指导,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平稳有序实现转段。
要关口前移,全链条、全要素、全力以赴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做好健康指导、健康监测和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地区防控,减少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努力实现压峰错时;有针对性提高老年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
实施“乙类乙管”,不是放开不管,而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为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根据“乙类乙管”及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相关部门发布了第十版防控方案和第十版诊疗方案。
更新出台第十版防控方案的主要考虑是什么?有哪些调整?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 雷正龙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并根据现阶段疫情防控形势,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第十版防控方案继续强调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疫苗接种,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及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主要调整有:一是更新了疾病名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常态化情况下,主要开展病毒变异监测、个案报告、哨点医院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城市污水监测等。应急情况下,增加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发热门诊监测、重点机构监测等;三是调整检测策略。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在疫情流行期间要定期开展抗原或者核酸检测。社区重症高风险人员出现相关症状后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等;四是调整传染源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再实施隔离措施,实施分级分类收治;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五是流行期间可以采取紧急防控措施。也就是说在常态化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在疫情暴发流行期间,结合病毒变异的情况,疫情流行的强度、医疗资源的负荷和社会运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根据人群感染率和医疗资源紧张程度等,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防控措施,目的就是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人员流动,减少发病率,减轻感染者短期内剧增对社会运行和医疗资源等的冲击,有效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有哪些具体手段能尽快监测出病毒变异?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 杨峰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疾控部门进一步完善新冠病毒变异监测的工作方案,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了入境人员、就诊患者、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采样送检和测序比对工作。在输入病例监测方面,加强与海关的密切合作。在本土病例监测方面,每个省选择部分城市和医院作为监测哨点,对门诊病例、重症和死亡病例开展一定数量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采样和序列测定,实施动态监测新冠病毒变异的趋势,及时捕获新的变异株,并且评估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为疫情研判、检测试剂、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及评价等提供科学基础。
第十版防控方案出台后,疫苗该怎么打?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预防传染病,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也是优先选择的一项措施。在第十版防控方案中,关于预防接种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
第一,进一步强调坚持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对于3岁以上的适龄人群,如果没有禁忌证,鼓励接种疫苗。另外,倡导公众特别是老年人要全程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要完成加强免疫。
第二,对符合条件的18岁及以上的人群要完成1剂次的加强免疫。在加强免疫过程中,也特别强调,不管是选择序贯免疫还是同源免疫,不能同时进行,只能选择一项。
第三,进一步强调了对高感染风险的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还有免疫缺陷的人群,这些都是感染之后容易引发重症的人群,提出了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的建议。第二剂次加强免疫跟第一剂次加强免疫要间隔6个月以上。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高感染风险人群、老年人群、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来提高对他们的保护水平,关键是要提高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
当然,后续也会根据疫苗研发的进展和临床试验的结果,进一步完善免疫策略。另外,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基层要对他们进行摸底,一个是了解基础性疾病的情况,二是了解疫苗接种的情况,然后根据摸底情况等进行风险分类,有重点地推进这些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春运期间,人员出行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 常昭瑞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探亲访友以及旅行增多,出行的问题也是当前公众关注的问题。关于出行的原则,要合理安排出行,倡导公众避免前往疫情高流行地区探亲旅游,也倡导一些高流行地区的人员尽量减少出行,居家治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探亲,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人员在未排除感染风险之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自感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员,应在排除风险之后再出行。
如果要出行,出行前首先要科学规划,提前做好攻略,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尽量错峰出行,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第二是要备足口罩、手消以及消毒纸巾等防护用品,以及体温计、抗原检测试剂盒、解热镇痛等常用药品,同时也要关注气候变化,备足保暖衣物,防止着凉。
在出行途中,要做好自我防护,第一是在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候机候车时,乘坐飞机、火车以及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第二是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减少近距离与他人接触。第三是要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随时要关注手卫生,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将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往垃圾桶。如果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的时候,要及时洗手或者进行手消毒,在外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要尽量减少用餐次数,尽量错峰就餐。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当到景区等公共场所的时候,要遵守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
返乡或者返程后,要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者视情况进行就医,返乡初期的时候,做好症状监测的同时,尽量减少与家里老人尤其是合并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家人接触,接触时要规范佩戴好口罩。
如果XBB毒株在国内开始传播,是否会引发第二轮新冠病毒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 陈操
近期研究显示,XBB其中一个进化分支是XBB.1.5,它有较强的的免疫逃逸能力,尤其是在美国现在新冠感染者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从美国疾控中心近期的数据来看,XBB的流行期间,它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重症人数,包括死亡病例数,都没有呈现明显增加的情况。所以,XBB包括XBB.1.5再感染的比率还需要进一步动态的观察。
从我们目前的监测和研究数据来看,健康的成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以后,3到6个月内出现再感染的概率比较低。需要关注的是,再感染的一些高风险人群,比如像65岁以上的老人,还有有基础病的患者,以及无新冠疫苗接种史的人员,在感染新冠病毒6个月以后,可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
来源:健康中国
网址:www.nmgzlyy.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