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肿瘤精准治疗前沿论坛
暨全国癌症早诊早治高峰论坛
于2024年7月25日下午正式启动
持续到7月26日结束
开展了为期一天半的学术交流
会议汇聚行业精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癌症早诊早治策略。旨在了解癌症筛查新理念,探讨癌症早期发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策略,提高医疗机构对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PART 1. 全国癌症早诊早治培训班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 杨雷教授)
7月25日下午,在北大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杨雷主持下,本届大会以“全国癌症早诊早治培训班”拉开帷幕。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潘凯枫教授代表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致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潘凯枫教授)
潘凯枫表示——如果能通过特定的方法或手段,在癌症早期阶段发现癌症,甚至在癌前病变阶段加以干预或治疗,就能达到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降低癌症疾病负担,最终实现自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总体目标。
她还提到,《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明确指出,要推广癌症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包括完善并推广重点癌种早诊早治指南,深入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构建分层筛查体系等内容,同时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
为达上述目标,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将和所有专家同道一起,为国家癌症防控总体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PART 2. 第一届肿瘤精准治疗前沿论坛 暨全国癌症早诊早治高峰论坛
7月26日上午,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党委书记王进文为“第一届肿瘤精准治疗前沿论坛暨全国癌症早诊早治高峰论坛”致开场词。
他提到,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防治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要提高15%以上。
随着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推进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前沿发展中的工作创新,推动癌症防治关口前移,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诊疗服务,已成为业界的共识。此次大会旨在共邀国内肿瘤医学同仁,探讨促进肿瘤精准治疗,及早治工作方面的融合与发展,提升医疗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高质量推进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之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执行院长张小田等十余位业界专家,围绕肿瘤精准防治及癌症早诊早治问题,进行了深度介绍。来自各大医院的专家教授主持学术会议。
· 朱彤-中国科学院-《空气污染与癌症》
· 董子钢-郑州大学-《癌症精准预防之1+X学说》
· 陈万青-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办公室-《中国癌症早诊早治进展》
·林鑫华-复旦大学-《类器官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
·张国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癌症筛查经验分享》
·张小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中国胃癌三级预防的进步与未来》
·叶坚-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SERS技术在癌症早筛中的应用》
·潘凯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癌筛查研究进展》
·缪小平-武汉大学公卫学院-《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李文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癌一级预防的进展与挑战》
·梁海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主动健康与癌症筛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任建松-国家癌症中心-《癌症筛查人群的随访》
之后,在张敏教授、张韶凯教授和朱立青教授的主持下,6位教授依次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内容分享——
· 王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市癌症筛查实践》
· 夏昌发-国家癌症中心、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办公室
-《癌症高风险人群的流行病学初筛》
·闫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癌内镜下筛查与诊断》
·王胜锋-北京大学医学部
-《肿瘤筛查项目的评价与注意事项》
·黄育北-天津肿瘤医院
-《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试验设计及初步效果探索》
·孙凤-北京大学医学部
-《癌症筛查措施的循证评价与筛查指南的制定》
稿件来源:宣传部
编辑:胡媛
校对:刘彦君
初审:张琦
复审:胡媛
终审:张媛媛
网址:www.nmgzlyy.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